《我的应许之地》读后感

以色列,对于我而言,一直堪称是世界地图上最遥远的一个地点。这里指的当然不是地缘意义上的,而是认知谱系上的。它不像澳大利亚或者加拿大那样的坚实稳固、理所当然。

它是一个国家,但他明显和他的主体民族犹太人紧密相关,建国时间甚至不到百年,和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息息相关。而我甚至都搞不清楚什么是犹太人,一方面,他是一个宗教人群,就像穆斯林。但另一方面,他又像是一个人种的称谓。

而以色列看起来,又像是中东地区唯一的一个“可见”的国家,相对与约旦、伊拉克、伊朗、黎巴嫩等中东众多看起来落后原始的国家来说,以色列与西方的接近,令它更加的全球化。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它的强大,作为中东被显著敌视的一个国家,以色列可谓是阿拉伯的一颗铁钉,前前后后几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但却一直未被打倒。面对每一次的打击,也几乎都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甚至身为弹丸小国的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也和CIA、KGB、军情六处并肩被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关,并且也一直以其绑架、暗杀、甚至是追杀等仿佛中东黑手党一般的行为同时出现,集国家情报机关的正当和黑色组织的邪恶甚至是民间团体的正义感于一身,让以色列的民族观感更加的神秘。

以色列是如何出现?它又是何以立身?除了对犹太人的神化之外,还有没有更加真实的解读?

而自从这本书的封面在大概三年前出现在Kindle的书架上,我就将其看做一把钥匙,寄予了很深的期待。

虽然最后,我对于《以》的书评是一般,因为它的表达方式太过于个人化与晦涩,而且因为它很多章节其实是发表过的,发表在以色列内部的报刊上,所以其实观看对象就预设为了国内观众,这对于我们这类不知塔木德为何物的外国观众来说,是一道门槛。所以《以》成为了一条单线,它孤独的穿过新月沃地,带着我,向更深的地方走去。

书中大概为我们描述了以色列的三个时期,初创期、衰退期和挑战期,分别对应了以色列的开国、战争后期(也就是赎罪日战争之后)、和现在。其中对我观感比较深的是前面两个时期,也解答了我对于以色列的大部分疑问。

和我知道的二战之后,以色列由联合国划拨一块英管地建国而开始的历史不同,早在19世纪末,就有英国的犹太人去到了中东,开始心潮澎湃的规划犹太人的未来了。这些人被称作犹太复国主义者,而作者的祖父正是这批人当中的重要一员,我想这可能也是作者认为自己对讲述这段历史责无旁贷的原因之一。而复国主义者们无一不沉浸在对未来的想象当中,眼里却看不到那些落后的巴勒斯坦当地农民。而我始终认为,一些你看不到或者是潜意识中回避的,终将会从黑暗处浮现,将你吞没。

犹太复国主义者们无不是来自于工业化强国的精英阶层,而那些面黄肌瘦终日徘徊在土地之上的巴勒斯坦农民,实在是太容易被精英阶层的自尊心给有意识的遗忘了。对于这些落后地区食不果腹如动物一般的人们,具有如此巨大文化、经济差异的人群该如何面对?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困难而普遍的问题。目前来看,仿佛也就是两种应对方式,一是无视或者践踏,就将其视作动物,美洲的黑奴贸易的合法性便由此而来。二则是如救世主一般的帮助、规训,但此方式的前提,依然是需要对方放弃绝大部分自己的需求,如同父母对待孩童的自尊心一般。想要做到双方平等的对话,基本是不可能甚至是可笑的。

但如果我们能够抛开对巴勒斯坦人群的道德愧疚,那犹太复国主义所展现出来的,则是另一番在人类历史上最动人的时刻了,那金色的、在后来激励了每一个以色列先驱者的——艾因哈罗德。

在这里,年轻的犹太人们完全展现出了理想主义的闪光一面,先驱者们成立了“劳动军”,以军事化的方式组成了劳动的实体,这无疑是组织计划性上的前瞻体现。他们精心选择了哈罗德河谷为自己的首个据点,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控制了水源,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就将控制一切。他们将自己的公社成为“基布兹”(希伯来语“团体”),这也宣布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将是共产主义式的。而共产主义这个词在这里,成为了这个词的标准范式。而基布兹的公社的形式,后面依然在以色列的社会里存续了很长时间。

令我感动而又意料之中的是,这些基布兹社员们,在各种帐篷农具武器之外,依然没有忘记携带一架钢琴,那可能是他们最后灵魂安放之所。我曾经想过,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到那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去呢?在现在回看1921年,从英国移居巴勒斯坦和从地球移居火星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基布兹完全体现了那个时代社会主义的先锋性,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个人财产,纪律又严格执行又合情合理。漂亮的姑娘小伙子们,为人类设立了一个完美的乌托邦,他们心里怀着的,是对民族未来的责任感,他们创造的,是人类社会未来的方向。

在这个时候,基布兹社员们和他们的巴勒斯坦邻居是友好相处的,甚至可以说是其乐融融,因为基布兹社员们带来了发达国家先进的医疗资源,令当地人的存活率大幅上升。这幅美好的图景遮盖了未来将要发生的残暴,而只有很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忧虑的声音被遮盖并且刻意的遗忘了。

也有人听到了这些声音,并决定对此付诸行动,例如吕大城的莱曼医生。莱曼医生不希望犹太复国主义被殖民之名所玷污,他认为犹太复国主义必须与其原住民有机的结合起来,他建立了贝谢门。

他希望犹太复国主义成为不被殖民之名玷污的定居运动,成为不被沙文主义打下烙痕的民族运动、不被城市分化所歪曲的民族运动。他认为,犹太复国主义绝对不能建成一个封闭的、居高临下的巴勒斯坦殖民地,忽略它的周边环境和本地居民。

它也绝不能建成一个欧美国家指挥东方的边塞。相反地,莱曼认为,犹太复国主义必须以一种有机的方式使犹太人在他们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必须尊重东方,成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

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高瞻远瞩的,它甚至预见到了未来的以色列将要发生的问题,以及问题核心之所在甚至是解决方向。

当然,他们最后还是失败了。犹太人的繁荣引起了仇视,并引发了暴乱和恐怖袭击,而犹太人决定再不妥协,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一辆又一辆的大巴成为了袭击的目标,无辜的人们一个个倒下。从犹太人的被袭击,到巴勒斯坦人的被报复,再到镇压,再到战争,再到清真寺屠杀,再到驱赶。莱曼医生的想法,就如同历史上的无数次,又一次被群众充血的眼睛,视而不见了。自从本古里安决定将第一只学生队伍带上马萨达古城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有了答案。

以色列建国的第一代们,用铁一般的意志,将手浸入了献血,将自己献祭给了魔鬼。

在1920到1973年这段时间里,尤其是在二战中,欧洲的900万犹太人,有三分之二被杀害的大背景下,这时的以色列捏紧了拳头,没有个人自由,只有国家需求。

狭小的供给房被一排排的建了起来,迪莫纳核反应堆在十年间落地,以色列的国家主义产生的成就令人瞩目。在这期间,以色列也经历了邻居们的一轮围攻,从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中东这块动荡之地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冲突,以色列基本没有缺席,但以色列从未输过,直到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这场战争以色列虽然依旧没有失败,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因此第一次和它的邻国——埃及签订了和平协议。

而从那之后,以色列迷失了,面对巨大的挫折,以色列的年青一代选择了回避,他们聚集在特拉维夫的夜店里纵情狂欢,吸毒成为了潮流。在闪亮而刺眼的霓虹灯之中,他们忘记了黎巴嫩火箭弹的攻击,忘记了定居者们与政府的冲突,忘记了加沙地带的巨大栅栏和巴勒斯坦人的惨叫,也忘记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崩溃。

正如美国之于越南战争后期,以色列在赎罪日战争之后迷失了,是继续喝一杯?还是出门面对惨白的现状?

一部分精英们拥抱了资本主义,这部分就比较符合我们一贯以来对以色列的观感了,通过以色列与西欧的紧密关系(甚至是德国的负罪感),以及前苏联解体时期,从东欧获得了大量高精尖的犹太人技术专家,以色列获得了大量的技术以及经济支援,堪称是两面通吃。

但移民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在强大的统一的政府衰落之后,以色列的“大熔炉”不再产生强烈的向心力。正统派犹太人(拉比),欧洲犹太人,东欧犹太人之间的裂痕在产生并且扩大,而资本主义毫无疑问加剧了这一点,和平主义运动和定居点运动也在撕扯着这个本就是强行糅合在一起的国家。所以未来的以色列究竟会怎样?会维持一贯以来的强硬以及中东一枝独秀的科技强国形象么?还真是不好说。

全书看完,不得不说,作者的角度是尽量在保持客观的,有对犹太人苦难的描写,也有对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的同情。尤其是对吕大城清真寺大屠杀以及巴勒斯坦人的驱逐的大量描写,令人印象深刻。但作者的视角最终也依然是止步于以色列人的角度出发,并未在其他巴勒斯坦人的视角上涉墨过多,这其实依然是以色列的单边政策的体现?

以色列,上帝对犹太人的应许之地,犹太人最后的家园,但以上帝之名发动的罪恶,也终将被上帝看在眼里。